MAGIC-Lab招新

个人简介

各位同学好!

感谢关注MAGIC!我是李梦甜,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、上海电影特效工程研究中心助理教授(讲师),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博士后研究员(在职)。以下是我的基本情况:

  • 主持国自然青年科学基金,上海市科委"科技创新行动计划"面上基金,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社科重大、国自然面上基金(4项)。
  • 任计算机国际顶级会议及期刊SIGGRAPHAsia、CVPR、ICCV、ECCV、ICLR、ICML、NeurIPS、AAAI、ACMMM、TPAMI、TIP等审稿人,TheVisualComputer期刊编委。
  • 任CCFCAD/CG专委执委(秘书处),图形学与混合现实GAMES执委,CSIG数字娱乐与智能生成专委、三维视觉专委、多媒体专委执委、电影高新技术委员会委员。
  • 近两年,在"技术+艺术"交叉领域发表CCFA类论文10余篇,主导构建数据集:音效CondPromptBank;配乐MusicPro-7k;服装HieraFashion;舞美StagePro-V1;编辑MultiEdit。
  • 获CAD/Graphics2023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,Chinagraph2024电子剧场优秀技术奖。
  • 近期部分代表作:[FilmComposer,CVPR2025, 通讯];[StageDesigner, CVPR 2025, 通讯];[SonicVisionLM, CVPR 2024, 通讯];[CustAny, CVPR 2025, Oral present];[Class-imbalanced, PR 2024, 一作];[Paying attention, PR 2022, 一作],[HybridCR, CVPR 2022, 一作]。

了解更多信息请移步我的个人主页。联系邮箱:mtli@shu.edu.cn

实验室简介

MAGIC隶属于上海大学,上海电影特效工程研究中心(省部级),我们专注AI&EI for Art领域的系列研究。我们的目标是让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技术,赋能影视、戏剧、游戏、文旅等艺术领域的发展和创新。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包括:

1. 面向影视、戏剧、游戏、文旅领域的数字内容理解与生成

  • 场景:对不同尺度的艺术场景、及物体进行符合剧本叙事的理解与生成;
  • 人:从动作、表情、语音、情感等一切人类所有的属性制作各种类型的虚拟演员;
  • 其他:对前期、中期、后期制作(如剧本、预演、拍摄、声音、灯光、剪辑、调色、宣发等)进行理解与生成;

2. 人机交互

如,智能片场、智能游戏、智能剧场等,与上海电影学院、上海戏剧学院的艺术家合作,开发面向应用场景的机器人。

3. AI&EI艺术创作

与实验室的导演/编剧方向的MFA艺术硕士合作,用技术赋能艺术创作,尝试催生新的艺术形式(如AIGC Film)。

我们追求自由与理性,努力营造开放、团结、活泼的研究氛围,鼓励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:

  • 每周组会有一对一小组讨论两种形式,根据实际需求进行。
  • 实验室不定期组织讨论班,如CV、CG、ML顶会Oral论文围读会,新技术讲习会等,根据实际需求进行,让每位同学掌握学术最前沿动态、更新知识。
  • 论文方面,我们追求并鼓励投稿计算机视觉、计算机图形学、机器学习方向的顶级会议和期刊(如SIGGRAPH、SIGGRAPH Asia、CVPR、ICCV、ECCV、ICLR、ICML、NeurIPS等)
  • 提供足够的研究资金和硬件设施,以及知名实验室和头部公司合作实习的机会。

招生信息

实验室每年面向理工类(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电子信息)招收多名研究生、同时招收导演/编剧方向的MFA艺术硕士1-2名,并长期招收本科生实习(MAGIC本科生的培养见后)。 英语水平、科研经历、代码能力和深度学习基础将会为你加分(但不是必需)。只要你有强烈的自驱力和科研兴趣、并且足够勤奋努力、踏实上进、欢迎加入我们!

研究生培养

我会给进组的每位研究生全程充分的指导,研究生培养分为三个阶段(每个阶段的具体周期可能因人而异):

  • stage-0: 掌握基础知识,掌握基本算法和技术,包括深度学习/人工智能基础课程的学习、掌握基础工具的学习等。 可参见Research Note
  • stage-1: 提出一个好问题,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周推进,践行完整的研究过程:好奇心--问题/动机--思考--技术路线--实验验证--分析结果--反复试验--写论文--提交论文--如被拒稿需修改后recycle--准备最终版--发表论文--参会。独立发表一篇顶会论文。
  • stage-2: 提出一个高水平idea,独立开展研究,与老师同学们互相学习。

研究生配合3阶段的科研训练过程,完成硕士期间的学业要求并达到毕业要求,做出足够出色的科研成果,会有助你冲击学院、学校、上海市的各类荣誉奖励!有助你找到满意的实习,是未来就业和发展的基础!关于硕士研究生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问题:做科研对找工作到底有没有帮助?请参考我的小红书回答

本科生培养

我们鼓励大一至大四的本科生进组,我会根据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和规划,给予充分指导,本科生的培养分为四个阶段(每个阶段的具体周期可能因人而异):

  • stage-0: 掌握基础知识,掌握基本算法和技术,包括深度学习/人工智能基础课程的学习、掌握基础工具的学习等。 可参见Research Note
  • stage-1: 参与感兴趣的具体研究课题,在老师和研究生的带领下,发表一篇coauthor论文,体验完整的研究过程:好奇心--问题/动机--思考--技术路线--实验验证--分析结果--反复试验--写论文--提交论文--如被拒稿需修改后recycle--准备最终版--发表论文--参会。
  • stage-2: 提出一个好问题,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周推进,独立发表一篇一作顶会论文。
  • stage-3: 提出一个高水平idea,独立开展研究,与老师同学们互相学习。

未来发展

  • 保研/直博: 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的本科生同学,实验室会竭尽全力支持大家获得推免资格,争取保研/直博的机会。
  • 出国申请: 实验室会帮助实习的本科生同学准备申请工作,包括科研训练、申请材料准备、暑研学校选择、导师选择、推荐信等。
  • 荣誉体系: 实验室会支持大家积累成果、参加学科竞赛、申请各类奖学金、上海大学优秀毕业生、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。